2月9日,政协第十二届温州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缪心毫代表市委会作题为《聚焦双碳战略 抢抓市场机遇 加快打造全国新能源产能中心和应用示范城市》大会发言。
01 发挥传统产业优势,完善新能源产业体系 将“核风光水蓄氢储”等新能源产业与本土特色优势产业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本土特色优势产业在供应链管理、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竞争优势,积极推动电气、汽摩配等产业加快向智能制造转型,深耕电机电控、充电设备、制造装备、回收利用等新能源产业链关键环节,协同形成结构完整、高效合作的新能源产业链体系。鼓励本土领军企业、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对新能源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进行并购重组和引进,带动电气、汽摩配等产业集群向低碳化、智能化、数字化方面提升。 02 优化完善人才政策,加强要素供给保障 制定新能源产业专项人才政策,坚持“选、育、引、用”并举,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方式招引新能源产业技术人才。优化在温高校专业设置,增设新能源产业相关专业。强化校企合作培养,依托温州大学建立新能源产教融合联盟,定向培养新能源产业实用型人才。完善新能源项目用地保障机制,对新能源产业用地予以倾斜,在批准用地时直接配置计划指标,重点调剂相应用地指标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优化新能源能耗抵扣政策与能耗总量考核制度,全面统筹能耗指标,优先保障新能源产业重点项目能耗指标需求。 03 拓宽新能源消纳渠道,构建新能源消费体系 完善新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制定健全新能源消费促进政策,探索配额制的强制绿电交易模式。有序开展新能源替代行动,实施工业碳效码场景应用和碳效综合评价,鼓励各类电力用户购买新能源电力及新能源电力制造产品,推动新能源电力分行业、分领域的应用。支持新能源项目与批发用户开展直接交易,鼓励双方签署长期购售电协议,探索实施核电、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参与交易机制。制定新能源供应实施方案,压实新能源发展任务,推动构建优先通过清洁低碳能源满足新增用能需求并逐渐替代存量化石能源的新能源消费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