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22日下午,民建、民进界别组举行联组小组会议,委员们围绕“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提案工作情况及市政府工作报告、法检两院报告”展开集中讨论。委员一致认为,市政协工作报告简短精炼、内容详实、务实创新,政治站位高,精准聚焦我市“再造改革开放新优势、争创高质量发展新辉煌”的总目标,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在讨论中,委员们就经济发展、公共卫生等方面,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感受、提建议,大家话现在、谋将来,讨论现场气氛热烈,暖意融融。小组会议由民建市委会专职副主委陈建民主持,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施艾珠及市政协副主席林亦俊分别在21日及22日出席会议。
周俊武委员:新冠疫情让我们认识到我市公共卫生体系的不足,因此我们要多举措补齐全市公共卫生短板,特别是乡镇医疗的短板。
1、加大乡镇基础卫生设施的财政投入,补齐基层医疗设施短板。加大乡镇医疗用房建设的投入,完善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提升基层医护人员素养,补齐乡镇药品目录。
2、补齐疾病防控能力短板,加大市区两级疾控中心建设力度。
3、加大财政投入,解决全市医用物资储备不足的问题。
张少春委员:服务行业在新冠疫情中受到严重的影响,为恢复和提升第三产业消费,建议:
1、有针对性地激活消费。建议市政府搭建平台,由各县市区政府组织本地企业、商户,异地交流当地的名特优产品。
2、延长优惠力度。建议对住宿餐饮、文教娱乐、交运物流、民生服务和批发零售等受影响较大的第三产业延长相关行业的政策优惠力度。
3、大力开展公益培训。建议政府部门推出相关的公益培训,缓冲就业时差,避免产生社会问题。
4、发放消费券要有所倾斜,倾向受影响比较大的行业和企业。
杨明明委员:当下企业不缺好的惠企政策,缺的是销路。直播让很多商家打开了销路,现在有很多直播群体,政府领导、网红以及企业家,但是也存在一些困难:政府领导直播可持续难;网红自然人身份做大难;直播行业规范难。建议:
1、培养各层次带货人,加大培训,规范直播模式。
2、将直播纳入平台管理,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3、借着培育直播产业的契机,加快数字经济发展。
丛维涛委员:此次新冠疫情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社会公众的恐慌,为进一步缓解群众恐慌,建议:
1、开展针对社会大众的公共心理卫生健康宣传、咨询工作。
2、有效加强舆情监管与引导。
3、建立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建立长效心理援助机制。
4、开展应用性基础研究,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符合中国国情的心理援助模式。
周凯委员:国外疫情最为严重的几个地方几乎都是我国华侨同胞和华人最为集中的侨居国,受疫情影响,存在华侨遭受不平等待遇、生命财产无保障、反华势力抬头等情况,接下来预计会有大量华人华侨,华资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回归国内。建议:
1、做好海外同胞的安抚工作,给他们信心和温暖。
2、做好宣传工作,把国内好的抗疫经验传播给海外华侨同胞。
3、积极整理部署相关的招引海外华人华侨华资企业、资金、技术、人才的政策,鼓励华人华侨回家乡创业、安居。
陈启贤委员:目前我市制鞋产业复工复产率不容乐观,今年受国际疫情影响可能较难恢复,建议:
1、成立产业服务矩阵,完善产业布局,实现归零跨越;
2、加强协会、商会的管理,强化协会、商会与政府部门的对接,提高协会、商会的服务意识和能力;
建立产业平台,出台认定产业人才资格标准,留住人才。
颜贻潘委员:
对于政府报告中龙港撤镇并市、个人债务集中清理、法治政府建设等亮点感到欣慰。针对疫情中爆发的许多经济、公共卫生等法律纠纷,建议加强普法宣传交流,不仅要普国法,也要普地方法。
缪心毫委员:现有的带薪休假会导致经济面监困难的企业不堪重负,建议出台无薪休假指导文件,保障企业和员工双方利益,建议:
1、签订合同需双方合意;
2、企业要支付员工最低工资;
3、建议建立政府无薪补助机制。
易淼清委员:
市政府报告中提到关于职业教育方面,我建议要出台产教融合的具体方案,优化我市高职及中等职业院校的布局,同时在院校设立相应的产业平台,提高院校服务企业的能力。
金素委员:
今年我们召开了全市激扬新时代温州人精神大会,我市又是创建“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议建立吴百亨纪念馆,他是政协委员也是中国乳品业的奠基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将他打造成温州人精神及“两个健康”的标志性人物,弘扬榜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