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制造业的一线技工,多年以来,都是以外来务工为主。随着全国各地经济发展,劳动力纷纷就近(家乡)务工。
随着我市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温州急需大量的高素质技工。近年,面对用工荒,许多企业到本地职业院校接收学生顶岗实习,他们以廉价劳动力和招工为主要目的,缺少培养和引导,致使实习中途,大量学生纷纷放弃本行业,特别是制造业实习生。
虽然我市每年都有评选职业教育校外实习示范基地,给予10万元的经费补助,但是数量少、要求高,没能惠及到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
相信中职学生不久的将来会成为温州产业一线技工的主力军,一是他们都为温州人,会稳定在本市就业,二是他们起点低心态平更适合制造业的一线岗位。同时他们年龄小,思想容易波动,高三一年的企业顶岗实习是他们由学生向社会人转变的关键期,不仅要在技术上进行培养,更要在价值观、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进行积极引导,这需要企业花时间下本钱去实施。
建议:制定“对接收中职学生顶岗实习企业的税费减免与补助”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参与培养本地技能人才。先局部试点1-2年,再全面推行。
步骤:
1、 成立专门机构,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先以某一行业为试点,成立由政府部门、职业教育部门(职校)和行业协会三方组成的专门机构,并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企业能提供的岗位和全市80多所职校能培养的人才都放到平台上,校企双方通过平台及时把握人才供需情况。
2、 专门机构根据供需组织相应职校的顶岗实习学生,及确定接收实习生的企业。
3、 学校、企业和学生签订中职学生顶岗实习三方协议,协议要根据企业实际和特点,并详细规定培养计划、实习报酬、责任权利等。
4、 顶岗实习期间,专门机构每季度到企业抽查一次,一年之后(实习结束)根据企业协议执行情况和实习生流失数(率)等进行评价分出等级,政府给予相应的税费减免与补助;对不合格企业,予以通报,取消以后接收实习生的资格。
5、 根据试点情况及时调整方式方法,制定适合温州经济特点的校企合作条例,促进温州本地技能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