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温州现代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总量较少、层次不高
调查显示,目前大多数现代服务业企业员工平均年龄结构比较年轻。温州地区现代服务业人才较为缺乏,尤其是专业技术型人才,人才以及专业技术人员分布十分不均匀,人才资源主要集中在教育、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卫生社会保障和福利业等行业。而中介服务、国际服务贸易、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现代传媒等成为最紧缺的现代服务业人才的行业。
(二)培训力量不足、力度不强
企业对现有员工的激励措施主要还采用传统且直接的物质奖励,对员工的岗前培训和在岗定期培训开展不够全面。缺乏专门的职业资格认证培训机构,专业培训师资力量薄弱,急需具有专业理论、实践经验和高超授课技巧的职业培训师资。行业协会在人力资源培训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尚未形成完整的人才培训体系和有力的推进保障制度。
(三)人才市场不完善、管理机制不健全
人才市场不完善。市场一体化离不开制度规则统一,而目前各区域由于各自实际情况的不同所采取的政策和制度往往不一致,有的甚至相互冲突。
职业资格管理体系不完善,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执行不力,存在有岗无证、有证无岗等现象。从业资格审查规范不够,资格名目繁多,认证相互交叉。
二、温州市现代服务业人力资源发展的对策建议和具体措施
(一)对策建议
1.消除各种形式壁垒,形成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
影响产业或企业发展最主要的因素是成本因素,对于现代服务业来说,存在较强的规模经济效应,而统一的产品市场体系和要素市场体系将大大地减少成本。因此,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最重要措施就是取消对各种生产要素的地域限制。对于现代服务业来说,特别重要的是实现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的一体化,形成统一的服务业市场,使要素资源在区域内自由流动。
2.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实施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人力资源基本设施主要包括各人力资源信息平台。要完善区域内由人力资源、教育培训、引进人才、海归人员等构成的人力资源综合规划,加强各区域人力资源交流的通达性,实现人力资源配置一体化。
3.加强分工合作,分行业重点开发
温州十大现代服务业在各自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同,具有的优势服务行业也各不相同。随着今后温州服务业的发展,更加要注重各地的分工合作,各市、县、区各有侧重。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培育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先发展商贸物流、金融服务、科技研发、文化创意、信息服务、休闲旅游、中介、社区管理等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推动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温州各市、县、区应在充分结合各自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从区域一体化的角度对现有的地方性政策和法规进行梳理,对各种经济主体采取一致的政策。加快建设区域服务业联动机制,开展多方面的交流与协作。研究建立区域现代服务业标准规范体系,加强面向现代服务业技术、产品与服务的认证机制建设。
(二)具体措施
1.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结构。以调整和优化结构为重点,加强服务业总体政策与部门政策的协调,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服务业增长的主导力量。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推动服务中间需求产业地位的上升已是现阶段服务业发展的当务之急。特别是鼓励和重点发展信息、科技、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行业,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提高。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主要是需求潜力大的房地产、物业管理、港口、旅游、社区服务、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行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
2. 加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服务业人才培养。鼓励高等院校、职业技术院校、社会培训机构依据市场和现代服务业经济发展的需要,主动调整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大力发展与现代服务业相关的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旅游管理、物业管理、国际服务外包等专业的学科教育,扩大现代服务业急需人才的培养规模,提高现代服务业人才的质量。
3.实施服务业人力资源全球化,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大力培养复合型、国际化的服务业人才。加强国内服务业人力资源的保护,防止人才流失对国内服务业、商业信息与业务资源构成的巨大损害。同时,还要通过优惠政策增加国内服务业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积极引进高素质服务业人才。
4.建立温州现代服务业人力资源综合信息网络管理系统。人力资源数据库是记录入力资源总量、质量、结构和业绩状况的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要遵循动态管理,定期更新的原则。搞好这项工作对我们更好地培养、配置和使用现代服务业人力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