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多年来,民营经济的崛起与发展催生了新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据调查,我市一代民营企业创始人,平均年龄53.4岁,其中50岁至60岁占40.5%, 61岁至65岁占6.3%,66岁以上占1.7%。当前,有25.3%的一代企业家处在交班年龄期。由此可见,我市第一代民营企业在今后的几年里将进入换代的高峰期,也意味着我市民营企业的代际传承进入到了关键时期。
传承是温州民企无法逃避的任务。特别是在转型升级时期的传承更具风险性和挑战性,但是我们也欣慰的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的温州第二代的企业家,带头子承父业,活泼在中国经济的舞台上。他们能否顺利传承,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温州民营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当今的温州民营企业传承的主要形式:通过文化教育和实践锻炼培养子女接班仍是主要传承模式,为了培养子女接班,许多民营企业家从子女幼年起就着手进行培养教育。子女成年后,通常采取接受正规的专业教育、在本企业不同岗位锻炼或在其他企业工作积累经验的培养锻炼方式;职业经理人传承模式尚处于起步和尝试阶段,职业经理人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比较成熟、诚信体系比较完善的条件下,被广为肯定和推崇的企业传承模式。民营企业传承的蕴含着深远的社会价值意义。企业的核心价值是创造社会财富,在全国领先发展起来的温州民营企业,民企传承不仅是保卫家族财富,更为是保卫社会财富和国家财富,同时也是社会大事业的传承;接班人传承的成功与否?能不能把事业和精神相传承,希望之根能不能流传下去,关系到事业的成败兴衰,乃至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代际传承具有的重要性、科学性、艰巨性和创造性;做好企业传承将使企业更易彰显自身独特的技术特点,保持市场优势,促使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经过多年的企业传承调研,存在了诸如其下的突出问题:
1、企业传承缺乏早期计划和长远规划,民营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更多地注意企业自身的发展,对代际传承的严峻性估计不足,没有及早地计划和实施对接班人的培养。
2、传者与承者在理念上存在差异。一些企业二代由于受教育程度较高,思想比较活跃,与父辈的理念存在差异,不愿意接班。也有一些二代受到父辈的特别关爱,生活无忧,缺乏责任意识和吃苦精神,不想承担继续引领企业持续发展的压力,存在逃避接班的心理。
3、职业经理人制度不够健全规范。目前的问题主要是社会整体信用体系的不完善,普遍缺乏适用于中国职业经理阶层的评估系统;缺乏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队伍;被戏称为“空降兵”的职业经理人难以融入企业团队、难以为企业文化所接受等。
4、舆论环境过于消极。由于媒体对“富二代”的负面报道,现在人们已经习惯了把民企二代与不思进取、生活奢糜联系在一起。
众所周知,我们能耳闻目睹到传承较为成功的企业只是部分的代表,传承失败者也不计其数,企业传承和企业继承是有着很大意义上的区分,企业继承主要是企业内部的行为,只是单一物质转移的过程;而企业传承将不完全是企业内部自我调解的简单问题,更应是物质、文化、精神的一种延续和升级,为此,我们建议:
1、帮助民营企业明确传承的实质内容。建议由经信委牵头,各行业协会具体落实,传播贯彻传承实质内容:民营企业传承绝不只是传承了财富和资产,它传承的是事业,传承了父辈对社会的理解、对国情的体察把握、对做人的体会、对做事的计较,对中间人、企业员工、对祖宗、对利益相关者的那种丝丝入扣的关注、关怀。传承的应该是勇气、胆识、谦逊、公平的精神,也就是说,传承的是文化和责任。
2、构建良好的企业传承外部环境。建议政府各相关部门营造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要求全社会应当借用外部无穷的力量加以思考与探索。做好度身特制的单体企业传承的帮扶行动计划,通过外部力量的促进与支持,经过长年累月不间断的经验积累,企业方能得以健康传承和持续发展。
3、完善软环境,让传承者成为转型升级主力军。民营企业如果顺畅地完成交接班,不但二代民营企业家靠着年轻人特有的闯劲和干劲拿过接力棒,还可以利用企业决策、管理层的更替这一机遇,把企业带上一个新的高度,从而完成自身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把这些衔着金钥匙出生的“富二代”打造成具有创业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创二代”、转型升级的主力军,把这一被民营企业称作“生死坎”的交接班期变成转变企业发展方式的机遇期。
4、加大培养教育力度。民营企业大多注重对接班人企业管理能力方面的培养,缺乏政治素养、社会责任、参政议政能力、法律意识等多方面的全面培养意识与能力。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将民营企业新生代的教育培养纳入到全市整体人才工作的规划,形成机制,有计划地实施培训和考核。
5、建立健全职业经理人的培养使用机制。建议经信委、人事局、科技局等相关部门设立专项课题,对职业经理人制度进行专题研究。政府通过立法建立和完善超越血缘的契约法制制度,促进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发展,加强对职业经理人的培养和监督,制定并完善对职业经理人的考核标准,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和监督体系。同时,要注意帮助民营企业探索在本企业内部成长起来的、具有本土文化的职业经理人培养路径。引导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在创业传承的基础上,推进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6、重视对第二代的政治安排问题。对那些有较高精神境界和成功管理企业的二代给予适当的政治安排,提高其政治素养和责任意识,使之成为新一代的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
7、树立正确的的舆论导向。大力挖掘新一代中的优秀典型,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在宣传一代企业家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的同时,大力宣传一些优秀二代企业家,引导和教育更多的企业传承人树立高尚的人生理念和贡献社会的责任意识,也让更多的民众看到二代企业家优秀的一面,从而坚定对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信心。
最后,希望在不断的传承过程中,温州新生代企业家比预想中更成熟、稳重,也更具创业精神,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保持“感恩”之心与“坚持不懈”的品质。利用其具有良好的知识、能力、广阔的国际视野以及拥有独特的社会网络等资源,帮助原有企业进行转型升级,取得新的进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