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温州海洋经济发展条件和进展情况
发展海洋经济,温州具备区位和资源条件优势。近年来,温州立足海洋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已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经济总产出由2005年的472.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068亿元,年均增长约17.7%;海洋经济增加值由133.5亿元增加到390亿元,年均增长14.4%,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约由12.4%提升到15%左右。以港口物流业、滨海旅游业等为主的海洋服务业成为主导产业,占海洋经济总产出比重达到66.5%,三次产业呈现协调发展格局。港口资源积极整合,初步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优势互补的综合性港口体系。滩涂开发利用加快推进,建国以来全市累计完成滩涂围垦面积27.29万亩。
二、推动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支持温州进一步提高海洋经济开放度
在提高温州的海洋开放度上给予特殊政策,指导温州沿海扩大对外开放:一是扩大永强机场和状元岙港区口岸开放。二是指导温州设立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目前,温州的进出口货物大多数在外口岸出运,货物外流情况严重,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比例严重偏低。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有利于吸引外商投资,推动温州加工贸易、高新技术产业和临港产业发展。希望国家有关方面加强指导,支持温州尽快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
(二)加快瓯江口产业集聚区引领产业转型和城市新区建设
瓯江口产业集聚区是省规划的1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之一,于2010年12月在全省首个获批。该集聚区位于东海与瓯江的交汇处,规划发展总面积约370平方公里,重点规划区面积59.7平方公里,涵盖13个乡镇及街道,是温州中心城市主拓展区和温台沿海产业带的核心区,区位条件优越、产业基础良好、港口开发条件得天独厚、土地资源开发潜力大,综合开发条件在浙南沿海地区首屈一指。
根据省批准的《瓯江口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瓯江口产业集聚区定位为温州发展方式转变主平台、民营经济改革创新试验区、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温州现代化大都市发展新空间。规划建设商务行政区、滨海现代产业区、灵昆服务产业集聚区、空港经济区、状元岙综合港区、半岛生态科技产业区、洞头科教旅游商务区、大门临港产业区八大功能区,经过五至十年的努力,基本构建瓯江口产业集聚区的城市框架和发展雏形,到2030年,瓯江口产业集聚区将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竞争优势显著、科教支撑有力、生态环境优美、城市功能健全的现代大都市新城区。所以,在今后一段时期,瓯江口产业集聚区将成为温州集聚高端生产要素、推进产业转型、城市新区建设和开发开放的新平台,对整个浙江沿海经济的发展也将发挥重大推动作用,是温州海洋经济发展主要载体和特色亮点。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切实围绕规划的定位和目标,通过构建科学规划体系,合理布局空间结构;通过严格坚持产业导向,引进带动效应强、科技含量高、环境质量好的项目,集聚高新产业;通过生态环境保护,构建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和生态经济体系;通过优化土地、产业、人才等开发政策环境,构建灵活的体制机制,最终把瓯江口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引领温州海洋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新区建设的核心平台。
(三)打造瓯飞工程生态功能区
温州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紧缺,一直以来,滩涂资源开发利用在温州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中起到了重大作用。随着温州市大都市区建设战略的实施和城市化建设的加快,温州急需拓展发展空间,打破土地要素制约更加迫切。由于温州之前滩涂围垦项目建设项目多、规模小,造成了建设标准低和破坏滩涂生态的问题,围垦的成效也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瓯飞工程的实施为温州下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土地资源,新空间、新平台的形成为温州城市发展和腾飞创造了空前的条件。
瓯飞工程对温州如此重要,该项工程的定位和品质事关温州发展的未来。在今后的建设中,应围绕建设温州新型大都市、推进温州经济社会转型的需要,整体谋划开发建设大局,坚持高标准定位、高水平建设,突出生态理念,加强科学论证和推进工作力度,合理安排建设时序,健全体制机制,强化对项目的审批、政策处理、建设资金等重要环节和重大问题的解决,使该项工程尽早出形象,并成为省、国家的亮点工程,为温州进步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四)探索海岛经济发展新思路
洞头作为海岛开发开放改革先行区具备良好条件,有典型代表性。该县位于中国南北航线和宁波至福州1000多公里的黄金海岸线中部,距国际航线30海里,临近上海、宁波、厦门等主要大港,与长三角和海峡西岸经济区遥相呼应,是浙江省海上南北交通的要冲,也是全国唯一以县域全境命名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有着“百岛县”之美誉。县内生态环境优越,旅游风景秀美,可围滩涂广阔,是生态宜居、休闲度假、经商创业之地。此外,洞头是温州港外延的理想选址,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线达15公里,最大深水泊位达到30万吨级,目前已建成3个5万吨级泊位的码头。
启动洞头海岛开发开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先行先试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措施,加大海岛的开发建设力度,建设国际性旅游休闲岛,为全省海洋经济发展探索路径,提供经验示范。重点是积极推进海岛经济发展模式创新,构建开发开放平台,建设海洋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大小门岛等海洋经济开发区、环海西湖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生态人居实验园区、东南沿海区域性综合枢纽港和海岛渔民转产转业实验区。不断改革创新对台经贸、海岛土地利用、无居民岛开发、海洋综合管理、港口开发开放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建立海岛生态保护机制,加强对无居民岛保护、海洋自然生态修复。为发展海岛型的县域经济先行先试,探索新路子,也为温州海洋经济发展支撑起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