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山二水一分田”是长期以来对温州市地域特征的描述。土地对于温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受种种因素影响,1999年至2009年,温州市“转而未供”的土地近10万亩,其中市区有4.1万亩。去年, 市委市政府把转而未供土地清理作为城市转型发展破难攻坚七大行动之一,成立领导小组,出台《实施方案》等计划和规定,将完成任务纳入考绩范围,至年底已全面完成确定的清理目标任务,有效解决了我市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企业用地难问题。虽然我市盘活用足存量土地取得了显著效果,但闲置土地的数量仍然不少,如车站大道、锦绣路、惠民路、市府路、府东路、江滨中路等市区主要道路均有闲置多年的土地, 这些抛荒不用的土地面积虽不大,但浪费了十分珍贵的城市土地资源,而且这些缺乏有效管理闲杂地内的垃圾成堆,杂草树木丛生,大量拾荒者居住在此,夏天气温高时臭气熏天,既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又破坏了城市环境质量。同时,温州市区范围内还有不少零星的闲散土地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龙其是原国有企业改制储备闲置土地也为数不少, 如位于西山东路的原温州地砖厂八十多亩土地,闲置至今已有十年,无形中造成大量国有资产的流失。因此, 为了能使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产出水平达到最大化,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如下:
一、继续强势推进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工作。加强专项工作领导,开展闲置土地资源调查,分析闲置原因,确定闲置土地业主及责任单位,制订切实有效处置方案及配套政策,限期落实处置。并将每一宗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具体情况(土地性质、用途、负责单位、存在问题、要求完成期限等)公布于众,接受社会监督,加快加大该项工作进程和力度。
二、高度重视有效利用闲置土地。要将如此多的闲置土地,在短时期内处置完毕,无疑并不现实。本着有效利用原则,应让闲置土地在温州成为三生融合的城市过程发挥积极作用。可将一定时期内确实难以无法明确用途的闲置土地临时作为:
1、建停车场。温州市区机动车停车位匮乏现象将长期存在。市区现有的闲置土地,如地上无附着物的,可选择部分合适地块,进行简易平整,做成停车场,方便市民停车。可由属地街道操作,安排低收入人群就业,解决部分居民的生活问题。待闲置土地有明确用途时,可回收开发建设,不会造成资源浪费。
2、建简易周末菜农果农直销市场。市区许多居民存在买菜难、买菜贵现象,而不少菜农存在卖菜难现象(正规市场的昂贵的进场费,让很多农民又望而却步)。如能闲置土地用于建简易周末莱农直销市场,提供给莱农果农进场销售农产品,既能为居民带来方便和经济实惠,又能提高农民收益,也可以减轻市区路摊、路贩管理难问题。
3、建体育设施。温州市区青少年普遍缺少运动场地。市区为数不多的足球场篮球场由于数量稀少,价格较高等因素,导致相当部分的青少年想运动却找不到合适的场地。在此情况下,可将闲置土地加以利用,建设篮球场等,让青少年得到充分的休闲锻炼。
4、增加绿化。自六城联创工作开展以来,温州市的绿化工作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城市树多了,绿化好了,在现有基础上,如果能将闲置土地再加以利用,进行绿化,将大大增加城市的绿化率。也可以将有条件的闲置土地成为苗圃基地,不仅可以增加绿化率,也增加了经济收入。
提案人:蒋庆华
提案人工作单位及职务:
浙江特陶集团总经理
温州市陶瓷品市场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党派:民建
界别:民建
手机:13906638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