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渔人码头在全球的影响力
“渔人码头”的概念来自于旧金山的渔人码头,是特指以渔村风情为概念的旅游景点,通常是由餐厅、酒吧或者特色商店、海鲜市场等组成,身在其中的游客可以以不同的方式体验传统的渔港文化。
旧金山渔人码头,位于旧金山市中心的东北海岸,由沿岸一字排开的多个码头和近海水域组成,它最初只是一个运输木材的小码头,后来逐渐成为渔民出海停泊的地方。有了成群出海的渔民,就有了为他们服务的商店,又因为水产丰富,海鲜餐馆也渐渐多了起来,新建的码头,陆续出现,最终连成了片,这里也成为渔民和市民们交易消费的商业场所,然而随着商港和渔港的外迁,渔人码头作为渔业交易中心的价值在下降,但渔人码头并没有就此沉寂,反而迎来了新生,这里有完备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水文条件,码头基本功能还在。经过商业包装,形成了有独具特色的休闲、文化地段。渔人码头不仅受到游客的欢迎,本地人也将这里视为一个休闲的好场所。作为旧金山的著名景点之一,渔人码头年人流量超过了1300万人次。
渔人码头在旧金山获得成功,然后走向全世界。有许多著名的渔人码头如美国旧金山的渔人码头、加拿大蒙特利尔的渔人码头、英国利物浦的渔人码头、澳大利亚悉尼渔人码头等它们不仅仅成为当地的地理标志更为当地带来可观的旅游经济收入。
在中国知名度比较高,运作成功的渔人码头,主要有台湾和澳门的渔人码头以及秦皇岛渔人码头海鲜广场、浙江湖州市渔人码头、大连渔人码头等,如淡水渔人码头原只是一个传统的小渔港,经过整地兴建之后,现在已经成为台北县重要的观光休闲场地,码头边停满了渔船和游轮,常成为广告片拍摄的场景。国内一些沿海沿河城市如重庆、成都、天津、武汉等也准备进行渔人码头的开发运营,可以说渔人码头在国内的发展势头正劲。码头和码头文化早已不是这些项目的全部,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增加城市景观,拉动旅游消费,丰富商业文化,获得运营收入。无论从哪个角度,渔人码头都对城市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延伸了沿海城市特有的海洋文化内涵 成为一个城市的名片和象征。
二、我市建设渔人码头的可行性
1、区位优越,资源丰富。
我市地处中国海岸线的中部 ,是浙南闽北的重要城市。全市海域面积约11000 km2,海岛建制县 1个,全市河口水域面积1018km2,海岸线全长 339 km,有沿海岛礁 436个 (岛屿 239个),岛屿岸线长 567.9km,其中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岛屿与大陆滨海区 42个,具有发展海洋旅游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其中洞头的环境跟旧金山渔人码头有着极大相似度,完全可以仿照其成功模式设计经营。
洞头地处浙南沿海,距温州市区68公里,由168个岛屿组成,故有“百岛县”之美称。全县总面积892.3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119.9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331公里。由于海岛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洞头经济发展的优势在海洋,潜力在海洋。
洞头不仅区位优越,而且资源丰富。
洞头是浙江第二大渔场,渔业资源丰富。洞头港是国家一级渔港,全县建有五个海洋捕捞基地,六个海水养殖基地,海水养殖面积3.02万亩,是全国最大的羊栖菜养殖加工出口基地和浙江省紫菜、深水网箱养殖基地。
海洋旅游资源丰富。百岛洞头,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县共有7大景区400多个景点,与温州雁荡山、楠溪江形成山、江、海旅游金三角。景区内岛屿峋美,风光旖旎,富有“岛奇、礁美、滩佳、鱼鲜、生态优”特色,清朝诗人王步霄曾赞美洞头“海外桃源别有天,此间小住亦神仙”。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以“洞天福地,从此开头”盛赞洞头。
2、时机成熟,机遇难得。
近年来,温州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把旅游作为发展现在服务业的重中之重来抓。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加快发展温州旅游业的具体思路和举措。另外,半岛工程的不断推进,使洞头海岛与大陆相连。它的建成将改写温州版图,对于解决温州土地瓶颈制约,拓展城市空间,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加快海洋经济发展,乃至整个温州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日前,国家海洋局发布了2012年批准建立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国家级海洋公园)名单,洞头国家级海洋公园作为我省首个国家级海洋公园位列其中。
洞头国家级海洋公园虽吸引力较大,但因其为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将受到制约,海洋旅游的发展规模亦会受到影响。而且温州暂时还没有对地区经济具有全局性带动作用的大型旅游项目,缺乏国际化的旅游产品。建设“渔人码头”整体旅游体系,可改变此现象。把洞头国家级海洋公园囊括其中,既可充分发挥其在国内影响力,又能把影响扩大到国际范围,从整体上提升温州旅游形象。
目前温州海洋旅游产业走的是一种粗放式增长模式,海洋度假产品体系、旅游市场营销体系、旅游目的地管理体系等尚未建立或完善,旅游资源低水平开发、旅游设施低水平经营的情况还比较普遍。通过建设“渔人码头”整体旅游体系,可促进温州海洋旅游向国际接轨,提高整体服务水平,提高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渔人码头”将成为温州海洋旅游经济的一个重要的、有代表性的、海滨型的重点旅游项目和品牌。
三、建设“渔人码头”,带动温州海洋旅游经济的建议
1、合理规划,尽早启动。以温州市总体规划为依据,需尽快协调争取将中心渔港项目和与高端规划定位相吻合的渔人码头项目纳入我市的详细规划,注重适应温州市发展战略,运用科学的发展观对“渔人码头” 项目进行合理的布局,以渔港周边开发为契机,以中心渔港为龙头,高起点规划港区和周边区域,通过市场化运作高标准,使渔港功能与当地的发展要求相衔接,充分发挥中心渔港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打造一个具有产业支撑、 旅游支撑、生态支撑,融创意、产业、居住、文化、旅游、娱乐、度假于一体,相互依托,共生共存的新港区。促进温州旅游质量的提升,从而带动温州政治、经济职能的提升,带动周边地区城市建设的发展。
2、政府主导,整合资源。项目实施的启动,必须由政府主导,利用现有的温州资源与洞头海岛的景观旅游资源,有机地组织城市空间和环境,整合各类资源,打造高品质、高起点的城市景观形象,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协调平衡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做到适度、合理、高效的开发建设,实现最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3、市场化运作,做好经济账平衡,兼顾社会效益。做好可行性研究,通过产权出让、商业经营权的出让,达到经济上的基本平衡,特别注重已有该类项目投资管理经验的知名企业的引进。“渔人码头”项目建设,将解决大量就业问题,创造大量就业岗位,迅速提升区域形象。
4、加强宣传、引导、扶持。
树立高端品牌意识,“渔人码头”项目建设,创立城市新地标,提升城市形象,将其打造成我市又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集中力量,对海洋旅游进行大规模资金注入的大开发,真正开创休闲旅游商业模式,提升城市旅游品质;提升区域影响力,开创城市规划及发展亮点;“渔人码头”项目建设,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加强舆论引导与政策扶持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