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民建温州商学院支部主委、温州商学院教授、省人大代表杨福明教授一直聚焦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提了诸多意见和建议,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今年,省两会上,杨福明教授又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从信保基金角度出发,提出了《完善信保基金运行制度,纾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建议。建议从当前省小微企业信保基金现状、独特作用、存在主要问题以及建议等四个方面作了表述,具体建议如下:
一、我省小微企业信保基金的现状
2018年7月随着注册资本661亿元的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成立,加上省级再担保机构及辖区的各地市融资担保机构,我国政府主导的融资担保体系正式建立。我省台州市在2014年11月于国内率先设立的小微企业信用保证基金已经成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有效模式。截至2019年9月底,台州信保基金的资本规模为9.778亿元,累计承保29023笔、承保金额300.89亿元,服务客户17472家;在保余额99.20亿元,在保户数12170家,户均在保金额81.51万元,是目前浙江省内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最大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此外,温州于2015年10月、嘉兴于2018年12月也设立了小微企业信保基金。温州市信保基金截止2019年12月底,以3.18亿元资本金已经累计为5300户小微企业提供超过100亿元的融资担保,目前担保的贷款余额30.95亿元。
我省的小微企业信保基金以地方政府出资为主,银行捐资为辅。如台州小微企业信保基金9.778亿元的资本,其中政府出资7.85亿元,占资本总额的80.28%,其余为合作银行的捐资。
二、信保基金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上的独特作用
信保基金定位政府性、非营利性,通过为小微企业提供政策性信用保证,发挥地方政府的增信作用,分担银行的信贷风险,从而有效纾解小微企业融资难。作为非营利性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信保基金收取较低的担保费,如台州、温州的信保基金平均担保费率分别为0.75%、0.85%,且不收取额外费用或增加第三方担保,真正降低了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信保基金除具有融资担保功能外,还有两大政策性功能,一是信保基金的担保费用可依据行业调整,这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如温州信保基金对符合当地产业政策导向的企业给予10%-100%不等的担保费率优惠;二是信保基金具有逆周期调节功能,在经济下行时,信保基金可以主动增加融资担保数量,从而扶持小微企业度过难关。
台州、温州等地政府主导设立的信保基金,作为一种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创新模式,兼具市场化运作和政策性指导的双重特色,具有推广价值。
三、小微企业信保基金运作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信保基金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根据我们在温州、台州的调研发现,信保基金的主要问题是政策性功能与市场化运作的矛盾。具体表现为:
一是信保基金盈利性与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矛盾。信保基金实行市场化运作,收入要覆盖运营成本和税收,如台州信保基金免除了增值税,但要交所得税。若解决这一矛盾,小微企业的借款利率还有降低的空间。
二是损失补偿机制缺位问题。若一笔贷款收不回来,台州的信保基金承担80%的损失,银行分担20%的损失。信保基金的政策性功能,决定其承担了贷款的大部分甚至全部风险,其政策性功能又决定自身低盈利性。因此,需要建立财政补偿损失的机制,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目前损失补偿主要靠计提风险准备金,财政补偿损失的机制尚没有建立起来。
三是绩效考核机制与尽职免责的协调问题。政府对信保基金的考核主要着眼于担保规模、担保户数、损失代偿率等量化指标,而作为政策性功能的担保风险免责条款难以落实。
四、完善小微企业信保基金制度的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完善信保基金的几点建议:
1.明确信保基金的非营利性定位,建议免除其所有税收,为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腾出空间。
2.建立信保基金损失的财政补偿机制。基于信保基金具有政策性功能的特点,建议对监管部门考核设定的限额以内的损失,地方财政予以全额补偿;对超过限额以外的损失,按50%予以补偿。建议政府出台制度使财政补偿机制具有可持续性。
3.建议由省级主管部门主导,制定适应政策性功能的尽职免责机制,并在执行中依据实践经验修改,减轻信保基金开展业务的顾虑。如可制定负面清单,明确政策上可贷和不可贷标准。
4.监管制度要明确信保基金的逆周期调节机制。在经济下行周期,信保基金要主动作为,扩大融资担保数量和担保户数,其损失代偿率可以比经济繁荣期适当提高,体现其逆周期调节效应。考核和监督部门问责时,要考虑到信保基金实施逆周期操作可能带来坏账增加的因素。
5.政府要完善企业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功能,尽快打通各部门的信息孤岛,破除数据孤立,推动公共信用信息应用联动,发挥大数据的信用识别功能。从而降低信保基金的信息搜集成本,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新闻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