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省两会上,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建温州市委会主委徐育斐提出的《关于要求优先保障教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的建议》被省人大采用并被编号为:温40号建议。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共同关注,建议的内容如下:
温州是人口大市,教育人口约占全省五分之一,由于历史欠账较多,温州中小学生均占地面积指标常年处于全省末位。
近年来,全市奋起直追,通过中小学生均校舍面积补短板三年行动计划、全市新改扩建中小学工程、幼儿园扩容工程等专项行动的实施,基础教育设施建设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根据2018年教育事业统计,温州市中小学生均占地面积27.18平方米/生,全省排名第10位,按照全市109.86万中小学生计算,还需要增加7000亩土地才能达到全省平均水平(31.37平方米/生)。
为了缩小差距,温州市教育局制定了新一轮中小学生均校舍面积补短板行动计划,结合全市目前正在实施和计划实施的新改扩建中小学建设项目测算,到2022年,全市还需增加中小学校建设用地2100亩。但是土地指标紧张的问题已成为阻碍基础教育设施建设的重要因素,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全市因土地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问题导致项目建设停滞的学校有27所,共计1146亩,此外,还有5所学校已列入2019年建设计划但土地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未落实,共计365亩。据了解,全市每年土地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不到2万亩,扣除带帽项目和计划单列数后可用于各行各业建设项目的指标仅3000亩左右,其中用于基础教育设施建设的指标少之又少,无法满足学校建设需要。
为推进温州基础教育设施建设,加快实现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议将温州市基础教育设施建设土地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安排省级单列并优先下达,为学校建设提供土地保障,对项目涉及的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实行省级统筹。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