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政协第十二届温州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民建会员蒲彩林代表工商联界别组作题为《优化农产品供应体系 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大会发言。
去年以来,我市实施乡村振兴“六抓六提”行动,全面推动“三农”工作变革重塑,加快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市,为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夯实基础,推进共富取得明显成效。但从2022年前三季度我市城乡居民收入比和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看,我市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1,从2021年与全省均为1.94的收入比,拉大到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0.1个百分点。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2974元,同比增长13.6%,分别比全省平均低1374元和1.1个百分点。
从推进乡村振兴的具体困难看,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薄弱村基础信息搜集难。市工商联牵头开发的“百会千企兴百村 助力共同富裕”云平台,主要是搜集薄弱村设施建设、农民就业、产品销售等需求,尽管联动市委统战部、农业农村局共同推动这项工作,但全市500多个薄弱村,目前上线的不到50个。二是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当前,各地农业初级产品拓宽市场需求难度越来越大,且收益偏低。以苍南紫菜为例,紫菜产业的生态化、数字化、品牌化发展还不快,紫菜的深加工还不够等。三是农产品安全检测等关键环节没有闭环。正泰、一鸣等企业反映,它们愿意直接采购薄弱村一些未经包装和认证的天然有机蔬菜、五谷杂粮等有机农产品,但是如何实现农产品质量、数量从田间直达餐桌,还需要搭建一个系统工程。
为此,建议:
全市要形成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完善乡村振兴数字化系统,建立所有薄弱村农产品供应、农村文旅、低收入农户及富余劳动力、大学生就业数据库等。农业、人社等部门要打通条块数据接口,建立数据信息交换机制,形成社会各界信息共享共用共帮扶的格局。
各地要围绕农产品加工重点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把新技术与农产品加工工艺、农产品加工装备紧密结合起来,研发新工艺和新产品,延长产业链条,形成核心竞争力。
各县(市、区)要支持乡镇街道建立快检室,免费对农副产品进行快速初检。借鉴仙居县“亲农在线”等平台模式,加快构建数字化建设,实现对农产品质量的有效监管。借鉴金华武义县级益农社运营机制,出台有关扶持政策,做好农产品从小散农户田间收购、产品抽检、提供检测报告到集成配送运输等整个环节服务工作。
加大对民营企业投资农业、参与乡村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多种形式的风险共担机制,帮助企业整合担保资源,增加贷款可获得性。引导金融部门推广农业龙头贷、实施主体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贷款等专项产品,加大对企业共建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
借鉴余杭等地的做法,加强农村职业经理人培育,通过在全国范围内招聘和培育高素质农村职业经理人,可采取多村聘一个的方式,推进产业相近或者能形成上下游产业链的几个村抱团共同发展,提升村集体经济管理质效,推动村集体经济长足发展。同时,对招收本地农民就业的企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使就业机会进一步向本地农民倾斜。